政府文件抄袭事件频发,审核环节屡现漏洞

 

近期,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官网发布的《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被揭露抄袭了湖南安化县的水文资料,除了县名略有不同,其余内容几乎完全一致,甚至连安化县特有的乡镇名称也未更改。面对这一指控,当地相关责任人解释称,问题源于第三方公司的“疏忽”,并表示将尽快进行修正。这一回应不仅揭示了第三方公司的失职,更暴露了政府审核机制的有效性堪忧。

图片[1]-政府文件抄袭事件频发,审核环节屡现漏洞-潇洒资源分享网

政府文件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传达工具,其从草拟到正式发布的每一步都应经历严格的审查流程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这份规划文件竟然能未经充分审查就顺利上网公开,从“抄袭”到“照搬”的过程畅通无阻,反映出所谓的“多级审查”实际上已经变成了“多级放任”。事件被揭露后,相关部门对此事的回应态度草率,将责任归咎于第三方企业,似乎认为简单的“修改”就能解决问题。

与此同时,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,指出“有关媒体报道的《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文本中存在部分段落抄袭的情况。经核实,这一信息基本准确,县政府相关部门在审核把关上存在疏漏。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并重新发布,同时加强公文审核的严谨性。”

 

此回复给人以“随遇而改”而非“知错能改”的印象。当媒体揭示某份文件中的问题后,便对此进行修正;若其他民众发现另一份文件存在缺陷,则转而修正彼处。这种被动的、敷衍的态度,不仅无法恢复已丧失的公信力,反而可能加剧公众的失望与不满。

政府文件需保证其准确性与权威性,公共文件抄袭并非微不足道之事。相关部门不应仅停留在“知错即改”的层面,而应深入调查审核流程中的漏洞,追查相关人员的失职责任,并构建更为严密的文稿审查体系。否则,此类“复制粘贴”的荒谬事件将可能再次上演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