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迫切寻求支持,前总统特朗普同意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。特朗普对普京拒绝停火表示强烈不满,并指责普京应负责任。俄罗斯以行动回应特朗普的批评,普京签署法案,允许无国籍人士通过合同制加入服役。随着夏季攻势的加强,俄罗斯的两大战友已做好准备,冲突可能进入更为激烈的阶段,决战可能即将到来。
在短短一周内,特朗普的立场经历了三次转变。起初,他宣布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防空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,随后又表示对俄乌冲突能否结束持不确定态度,最终又提出要向乌克兰运送更多武器。这一连串的变化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。
首先,自拜登政府以来,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三年军事援助,期间还因介入巴以和伊以冲突而向以色列供应了大量军火,导致美国军火储备迅速减少。此外,中国对稀土实施管制,严重影响了美国军工企业的生产。因此,美国希望暂时放缓援助步伐。为此,特朗普采取了两个举措:一方面,他对外传达了暂停部分军事援助的信号;另一方面,他迅速与普京联系,寻求俄乌双方实现停火。
然而,普京并未给予特朗普任何面子,两人60分钟的对话最终不欢而散。特朗普抱怨“我不高兴”,而俄方对此并未做出回应。随后,特朗普发动了对乌克兰的攻击,以此作为对古德科夫遇袭事件的回应。夜间袭击的成功揭示了乌克兰防空系统的薄弱,甚至包括美国引以为豪的“爱国者”系统部署区。特朗普不得不采取行动,以保护美国岌岌可危的尊严。
其次,特朗普在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已经丧失,俄乌冲突再次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。这种损害程度可能连“大而美”法案都无法弥补。面对毫不留情的普京,特朗普无法直接出兵,只能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来捍卫胜利,以此来打击普京得到的两大战略支持者的士气。
普京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发生了转变,从最初期待美国介入调停,到如今更加强调与乌克兰双边谈判应在三方谈判之前进行。这一变化表明,普京意识到特朗普的调停并非出于真心,而是意图从双方获益。泽连斯基在白宫遭遇尴尬,并被迫放弃矿产资源,这使普京不愿向美国妥协。同时,特朗普也缺乏解决俄乌冲突的能力,作为一个坚持“美国优先”原则的领导人,普京并不认为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能够因他而得到解决。
随着夏季的到来,双方谈判陷入僵局,普京似乎准备采取更激进的行动。俄军从苏梅州平原、顿涅茨克战场和赫尔松方向三面推进,若俄军能够攻占敖德萨,乌克兰的海上补给线将面临严重威胁。此外,多国报道证实,俄罗斯军队已经完全解放了卢甘斯克州,局势对俄罗斯明显有利。在关键时刻,普京还得到了两位强力支持者的帮助。
首个援助国为老挝,据乌克兰最新消息,老挝已同意向俄罗斯派遣约50名“工兵”,主要任务是协助俄罗斯进行排雷工作。若排雷作业进展顺利,俄罗斯在行动和进攻上所遭遇的障碍将显著减少,从而加剧乌克兰的劣势。而位居第二的强力支持来自朝鲜,朝鲜军队在战争中协助俄罗斯作战并非首次,目前重点在于西方传出的消息,表明朝鲜有意增加对
当前的“夏季攻势”或许将成为乌克兰命运的决战关头。目前,乌克兰的防御体系正承受着重压,而一旦战略纵深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,整个体系都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。尽管特朗普已经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,但提供的武器主要是防御性装备,这暗示着一场持久战的策略。这也反映出美国并不认为乌克兰能够取得胜利,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期望仅仅是拖延俄罗斯,以便美国能够集中精力“应对中国”。
然而,普京并不愿意继续这种拉锯战。三年的冲突对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盟友的介入和战场上的优势使得普京倾向于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。夏季攻势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时机。前线的胜利将直接影响谈判桌上的谈判筹码。如果俄罗斯取得进展,泽连斯基将不得不接受俄罗斯的安排。而美国显然不愿意与俄罗斯同归于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