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中国新推出的预警机引起了广泛关注,这次推出的不止一种型号。相比之下,美国的情况却显得有些尴尬,原本规划的E-7预警机项目突然取消,迫使美国空军和海军只能继续采购老旧的E-2D型号,这情形仿佛是成年人穿着童装勉强应付。
美国曾拥有E-3和E-2两种预警机,总数超过一百架。然而,E-3预警机过于陈旧,美国试图进行更新换代,推出了E-10项目,但该项目在2010年左右宣告失败。随后,又尝试开发E-7项目,但同样未能成行,现在美国只能继续采购E-2D。这款原本是为航母设计的舰载预警机,飞行高度和速度有限,探测能力也比陆基的大型飞机要逊色得多,但鉴于当前情况,美国别无选择,只能暂且忍受这种局面。
在俄罗斯,情况则截然不同,他们最新的A100预警机项目遭遇了失败,目前甚至没有形成一款像样的产品。而在中国,情况恰好相反,从一片空白中逐步推进。起初,中国曾计划引进以色列的预警机,但这一计划被美国破坏,最终不得不自主研发。
最初,中国采用了运9运输机改造而成的空警200,随后又推出了空警500。然而,这些预警机都基于中型运输机,飞行时间有限,探测范围也不足。直到运20大型运输机问世,才诞生了空警3000这样的巨型预警机。据悉,空警3000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均位居世界首位,其探测距离更远,能够跟踪更多的目标。
目前,我国正同步推进三种型号的发展,其中空警3000负责战略层面任务,空警700作为空警500的升级版,而空警600则专为航母设计。相比之下,美国目前仅能生产E-2D型号,且需同时满足空军和海军的需求,宛如店铺中仅剩一款产品在售。
中国之所以能迅速迎头赶上,关键在于近年来在运输机技术上的突破。过去,我国依靠对俄罗斯伊尔76的改装来制造空警2000,但数量有限。后来,自主研发的运20解决了大型飞机的问题。近期,空警600也首次亮相,作为与美国E-2D相抗衡的舰载预警机,专为我国新航母配备。
尽管美国声称将开发新一代预警机,但这一进程预计最快也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实现,短期内无法依赖。在此期间,中国的预警机数量和性能正在迅速增长,空警500已成为主力型号,并且后续还将有三个新型号同步推进。
这一现象颇具趣味性。过去,美国在预警机领域领先优势明显,而现在却变成了我国三个型号并行发展,而美国只能依赖旧型号来弥补。然而,技术发展本就如此,谁能够抓住机遇,谁就有可能后来居上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我国确实把握住了这一机遇。
根本在于平台的问题,目前美国在大型飞机领域遭遇难题,不得不持续依赖小型飞机。我国自主研发成功了大飞机,并伴随雷达技术的提升,这才迎来了当前的形势。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,但至少现在,我们的天空已拥有了得心应手的装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