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以来,台海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心头大患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这一问题不断挑战中国的领海主权底线。为此,中国加强了常态化巡逻和军事演习,以防止台海地区冲突的
早在2023年6月,俄罗斯媒体引用中国《舰船研究》的报告发出警告,指出若台海发生冲突,中国解放军将面临由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“蓝盟”多国联军的包围攻势。
日本的海上自卫队拥有强大的反潜能力,与此同时,关岛美军基地的B-2隐形轰炸机部队具备对我国的舰船实施有效打击的能力。印度则在中国边境地区积极采取牵制措施,这种“超饱和攻击”策略足以让任何一支单独的军队疲于应对。
更为严重的是,台军正暗中策划“暗箭”行动。美国已向其提前交付了“海马斯”多管火箭炮系统,其射程可达300公里,足以覆盖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。此外,台军还在秘密推进“戟隼项目”,旨在利用无人机定位我国大陆的导弹基地,随后利用雄风-2E巡航导弹实施“精确斩首”行动。
当前,美国所埋设的这枚“定时炸弹”正将台海局势推向临界边缘。
因此,在俄罗斯媒体的推演中,若台海冲突爆发,我国必须动用所有可用资源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“蓝盟”,甚至包括民间资源,以有效遏制敌方强大的军事力量,并实施迂回战术。
据俄罗斯媒体的看法,中国军队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强大对手之外,存在一个关键的弱点,即“实战经验不足”。
俄罗斯媒体提到,我国上一次进行的大规模实战发生在1979年。然而,现代海空战所要求的复杂协同能力,是演习难以全面复制的。
特别是当美国将“俄亥俄级”核潜艇部署至关岛,同时日本在西南诸岛加强军事基地建设之际,我们可能会观察到“经验差距”的进一步扩大。
然而,正如俄罗斯媒体所宣称的那样,中国解放军在面对所谓的“蓝盟”时,真的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吗?
中国解放军的崛起不容忽视
当前,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其火箭军已拥有超过40个旅,装备了超过4000枚东风导弹。此外,中国还拥有3艘具备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以及超过50艘驱逐舰,其总吨位在两年内增长了16.7万吨。
同样,中国的空军力量也显著增强,配备了超过200架歼-20战斗机,其数量已超过了美国的F-22战斗机。
在2025年7月初,央视的一次动画意外披露了一种名为“卫士-600L”的新型导弹。该导弹的弹头能够释放出90枚碳纤维子弹药,能够在瞬间覆盖超过1万平方米的区域,并导致电网短路,从而造成瘫痪。
鉴于台湾岛上有70%的变电所是露天设置的,这种“破坏电网而非建筑”的战术能够使台军的雷达和导弹阵地同时陷入“盲区”。
俄罗斯媒体未能认识到,中国解放军实战经验不足的原因在于,是数百万解放军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长期的和平。这些烈士留下的精神遗产,正在将现役军人紧密团结在一起。
目前,我国退役军人总数已突破5700万,且年增长率达数十万。这些退役军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,一旦国家发出召唤,他们必将毫不犹豫地迅速响应。
兰德公司的计算表明,若美军意图击溃解放军舰队,将需要动用2200枚AGM-158C导弹,相关费用高达66亿美元。此外,这一计算并未涵盖东风-26导弹可能导致的航母沉没风险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我国利用民船改装而成的“蚊子舰队”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对敌军后勤线造成严重破坏。
总结
俄罗斯媒体的“警示”实际上是对战略的深刻警觉:现代战争的本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。
然而,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据了32%的份额,造船业更是占据了68%的市场,当美国因五艘伯克级驱逐舰维修延误而焦虑时,中国的船坞正以惊人的速度生产新舰,战时生产能力足以超越对手。
无论敌军如何结盟,我国解放军的意志都将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。为了保卫家园,他们甘愿牺牲,军队的士气才是最难以被摧毁的防御堡垒。